千里之行,始于初心。“90后”青年检察干警陈炜同志,怀揣着奉献检察事业的信仰,凭借着满腔干事创业的热情,在大埔县人民检察院成长成才大平台中挥洒青春与汗水,一步步踏出青年干警敬业奉献的成长之路。星光不负赶路人,因工作成绩突出,陈炜同志先后被梅州市人民检察院荣记“个人嘉奖”“个人三等功”,获得“梅州平安之星”“梅州政法英模”“大埔县优秀共青团员”等荣誉称号,彰显新时期检察青年干警的新风貌。
不负人民,胸怀“一枝一叶总关情”的真心
陈炜同志工作时间不长,但历经多个岗位,从办文办会岗位到执行检察、刑事检察和未成年人检察岗位,“为民司法”一直是他秉承的不变原则。认真倾听群众呼声,主动适应群众需求,办好群众案件,在为民办实事精神的感召下,陈炜同志积极创新工作思路,不断尝试服务群众的司法新模式。为更好地预防侵害群众财产权益的诈骗犯罪,陈炜同志花费两个多月时间,协助检察官办理了我院首宗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案件,从制定行动方案、实地调研、走访问询,再到起草检察建议文书、送达检察建议,每一项工作他都认真细致地完成,切实通过实实在在的努力为检察建议办案模式的探索与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陈炜同志始终以一丝不苟的态度对待每一个案件,他在协助检察官办理一起羁押必要性审查案件时,认为在押人员廖某某提交的病历材料不足以认定其患有白血病,不符合变更强制措施的条件,在向申请人耐心解释不符合变更强制措施条件的原因之后,他又深入监仓了解廖某某的病情,再次协助承办检察官制发检察建议,积极督促公安机关对廖某某的病情进行医学鉴定,切实保障了在押人员的生命健康权,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不负热爱,点燃“不待扬鞭自奋蹄”的激情
作为一名青年检察干警,陈炜同志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奋斗姿态,怀揣着一腔热爱行走在看似是“冷板凳”的学术路上。为了写好一篇调研文章,他常常在办公室里一坐就是一整天,查找资料、伏案写作、打磨文稿,孜孜以求,久久为功,驰而不息地笔墨耕耘,最终收获累累硕果。他撰写的《防卫过当的法理构造和实务认定》荣获广东省法学会检察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年会征文二等奖,并代表梅州市检察机关获奖作者在年会上作汇报发言,是全省6名发言代表之一,展现了梅州检察青年干警的优秀风貌。撰写的《财产刑执行检察监督问题研究》《减刑假释提请程序中检察监督的困境》《关于“案-件比”评价指标运行现状的分析报告》《检察职业道德对检察权运行的监督制约机制探析》等多篇论文在省级不同论坛或评比中获得荣誉。此外,他还善于将理论研究与实务应用相结合,撰写的《全周期管理视域下基层检察机关融入城乡基层治理之思考——以大埔县检察院实践为例》《关于光德镇电信诈骗犯罪现状及治理对策的情况报告》等文章,为检察机关融入城乡基层治理提供了新视角,输出了优质的检察产品。
不负汗水,发扬“不到长城非好汉”的精神
陈炜同志调入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办公室以来,积极作为、勇于担当、勤勉尽职,以“拼命三郎”的决心奋战在未检工作一线,以积极能动履职护航未成年人健康发展。今年以来,陈炜同志全面落实院党组决策部署,起草制定《未成年人警务中心及检察工作室监督协作工作机制(试行)》《关于在办理涉未成年人案件中全面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实施细则(试行)》《检校共建合作协议》等文件机制,推动涉未成年人司法办案工作无缝衔接,实现未成年人诉讼权利保护最大化,优化未成年人成长的家庭环境,促进未成年人法治素养全面提升。陈炜同志还大力开展未成年人法治宣传,筹划建设“七色花”检察图书室,策划设计未成年人检察文创产品,组织拍摄未成年人保护法治宣传片,积极开展法治进校园进乡村宣讲,在全社会营造保护未成年人的浓厚法治氛围。此外,他还积极服务县委中心工作大局,高标准严要求落实工作任务,在我院承办的两次全县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座谈会中,陈炜同志圆满完成了方案制定、材料组写、人员联络、会务保障等各项工作任务,切实用求极致的工作精神诠释“检察蓝”的具体内涵。面对繁重的各种工作,他却说,要感谢组织给予他从事各项工作的机会,让他在责任与使命的洗礼下锤炼了品格和能力,最大限度地实现了个人价值。
沧海横流,凭风日行千百里。诗酒年华,当是为国为民挥洒青春与热血的好时机。作为新时代检察青年干警,陈炜同志说,他必将锐意进取,敢于担当,将一代代检察人的宝贵精神财富薪火相传,以功成必定有我的大气魄在检察大舞台中继续发光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