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平曾经说过:老天给了每个人一条命,一颗心,把命照看好,把心安顿好,人生即是圆满。把命照好看,就是要保护生命的单纯,珍惜平凡的生活;把心安顿好,就是要积累灵魂的财富,注重内在的生活。在我看来,与书相伴,以书为友,就是通往安顿好内心的路径。
书籍,是人类精神财富的主要宝库,只要善于运用这个宝库,汲取营养成份,便能促使其发育成为精神上强大的人。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生活之中与书相伴,把书视作自己的朋友,融入书的世界,遨游书的海洋,享受书籍带来的愉悦感,那是一种快乐的心灵状态。
书籍,是我们的朋友,读一本好书犹如交了一个益友。世人常说:“要么旅行,要么读书,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要在路上。”旅行能让我们用眼看遍世界,而书籍里描述的任何场景都能让我们脑补出具体画面,犹如身临其境。遨游书海,坐上时光机,与文人墨客探讨千古文章、诗词歌赋,看帝国风云变幻、群雄争霸。书籍,让我们了解历史的兴亡,让我们知道事物的更迭,让我们明白智慧的力量。
不同的书籍,展示生活中的赤、橙、黄、绿、青、蓝、紫,人物的喜、怒、忧、惧、爱、憎、欲,让我们感受世间的喜怒哀乐,品尝生活的酸甜苦辣。如同交友一般,我们亦会选择适合自己的精神食粮,它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与我们的心灵产生共鸣,至此,沉睡的意识被唤醒,混沌的思路变得清晰,让我们倾听到自己灵魂中的声音,让内心深处潜藏的智慧种子在觉醒中发芽破土。
读书,是智慧的行为,是与伟大的灵魂交谈,借此传承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不同时代的思想者凝聚在书中,跨越了时间和空间,只要我们走进去,就能聆听到他们的嘉言隽语。对书籍,像对待益友一般,要真心品味、以诚相待,它给予我们的是一种氛围,一种心境,使人置身于知识的海洋,产生灵魂上的共鸣。
乱花渐欲迷人眼,现代社会纷繁复杂,生活,总有迷茫与失意、跌倒与伤害、焦躁与伤感的时候,当我们寻寻觅觅,找不到出口,无处宣泄的时候,一本可心的书籍、一段言语质朴的文字,就能为我们答疑、为我们解惑,或者,哪怕只是给我们一丝慰籍,都会令我们感到平和、释然、超脱。书籍,拥有让人快乐的源泉,它本来就存在于每个人的意识中,就看你否去开掘和充实它。
一个惬意的午后,一杯清茶,一本好书,这等闲情逸致的生活,自然就是一种享受。一抹暖暖的阳光从窗台照射进来,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茶香,细细的咀嚼书中的文字,反复品尝,竟觉得满口余香。在这样闲暇的时光里,随心而欲,缓缓地翻动着书页,边阅读边思考,任由思想交汇、心灵激荡,令人忘却短暂的烦恼,沉醉在书墨渲染的美好精神世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