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是涵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等在内的全方位现代化,其“全面性”不仅体现在总体的国家现代化上,也体现在各个领域的现代化上。检察机关作为法治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助推法治之力、服务保障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不可或缺。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以检察工作现代化服务保障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检察机关必须交出的新答卷。
一、建立系统性思维,统筹检察工作现代化与中国式现代化
1.检察工作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题中的应有之义。中国式现代化是面,法治现代化是线,检察工作现代化则是点,三者有着十分紧密的内在关联。检察机关是法治实施和法律监督的重要主体,必须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找准定位,以更高质量的检察工作现代化促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为中国式现代化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保驾护航。
2.检察工作现代化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动力源泉。党的二十大首次专章部署“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这是党的自我革命对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建设的更高要求。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特殊“专责”,必须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为服务保障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凝聚法治最大“公约数”。
3.检察工作现代化是完成人民赋予更重责任的必由之路。治国有常,立民为本。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检察履职过程中,必须围绕群众新期待、新需求,坚持三个效果有机统一,以求极致精神把好群众身边“小案”办成“精案”“铁案”,将检察机关追求的公平正义转化为人民群众看得见的公平正义。
4.检察工作现代化是服务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只有经济社会实现了高质量发展,人民群众才能分享高品质发展成果、共享高品质幸福生活。检察机关必须观大势、谋大事、顾整体、图长远,始终把检察工作融入“两个大局”中去谋划和推进,努力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优法治产品检察产品,实现检察工作与经济发展同频共振、同向发力。
5.检察工作现代化是加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必然要求。检察机关作为宪法规定的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必须闻令而动、听令而行,解决法律监督“好不好”的问题,全面强化监督质效、提高监督能力、提升监督品质,以检察工作现代化推动法律监督高质量发展。
二、树立全局性意识,与时俱进更新检察理念
一切伟大的时代,都需要伟大的思想领航。检察机关必须坚持以新应新、以变应变,积极主动将党的领导主张和重大决策部署转化为司法实践。
1.以新使命找准新方向。检察机关法律监督是参与、跟进、融入式监督。新时代新使命要求检察机关要更加深入落实以依法监督的“我管”促职能机关依法履职的“都管”,推动诉源治理。要更加驰而不息推动一至八号检察建议落实,助推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以一域增光为全局添彩。
2.以新期待呼唤新担当。人民性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鲜明底色。要回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检察机关必须将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落实到批捕、起诉各个环节,积极主动、准确规范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更实促进治罪与治理并重。要以“能公开、尽公开,应听证、尽听证”为导向,以听证助力化解矛盾,努力实现案结事了人和政通。
3.以新境界奋发新作为。检察工作因法治建设而兴、伴国家治理而行、循改革创新而进。要“跳出检察看检察”,聚力“六稳”“六保”自觉融入服务大局,为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贡献检察力量。要进一步完善检察机关与行政执法机关的协作配合机制,更加深刻把握党中央对公益诉讼检察的制度定位、举措设计,破解“九龙治水”难题。
三、强化能动性司法,践行检察工作现代化的新范式新路径
追赶未有穷期,奋斗永不言止。新时代检察事业欣逢最好时期,新征程检察机关肩负更重责任。
1.顺应时代之势,保障经济社会现代化。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检察机关务必积极推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从“大有可为”变为“大有作为”,依法惩治破坏市场秩序、侵害市场主体合法权益犯罪。务必不断优化检察服务,完善“园区+”服务模式,助力各类市场主体纾困发展。务必聚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持续对涉众型经济犯罪保持严打高压态势,不断巩固和深化打击治理成效,守好老百姓的“钱袋子”。
2.找准检察之为,助力市域治理现代化。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检察机关应当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大埔建设,充分认识当前扫黑除恶斗争常态化工作的重要性,全方位提升守护群众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层次和水平。应当坚持推动更多检察力量向引导和疏导端用力,充分运用本院检镇(场)结对共建机制,开展司法救助等工作,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应当深挖在个案、类案中反映的深层次矛盾问题,通过制发检察建议、公开听证、释法说理等方式,用“小切口”解决“大问题”。
3.践行为民之本,提升履职方式现代化。天地之大,黎元为先。检察机关要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完善领导干部“头雁效应”“开门接访”“包案下访”工作制度,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要围绕梅州市检察机关“梅检益心”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品牌建设,不断扩大双赢多赢共赢同心圆。要关注未成年人、老年人、妇女、农民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合法权益保护,以高质量普法宣传产品积极引领社会法治意识。
4.突出监督之要,助推法治建设现代化。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古往今来必成于实。检察机关必须向科学管理要生产力,用好常态化业务分析研判和通报机制,推动“四大检察”融合发展,全面提升法律监督质效。必须更加积极开展理论研究,拓展广度深度,以现代化检察实践产出更多制度性成果,进一步完善法治建设。必须加快探索数字检察建设,学习借鉴先进院发展经验,以“数字革命”赋能法律监督工作高质量发展。
5.夯实固本之基,深化队伍管理现代化。功以才成,业由才广。检察机关首先是牢牢把握自身的政治属性,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带动队伍建设,促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其次是健全实战化、精准化专业素能培训机制,培养更多检察领军人才、青年业务拔尖人才。最后是以“三个规定”为抓手规范检察权运行,打造能力更强、作风更优、纪律更铁的检察铁军。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大埔检察将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事事主动向前”的使命感、“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扛稳以检察工作现代化服务保障中国式现代化的责任担当,努力在新征程上再立新功、再创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