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检察工作现代化服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检察机关的重大政治责任,更是党和人民赋予检察机关的崇高使命,为此,检察机关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到日常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切实做好领会、谋划、落实工作,以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学深悟透、领会精神、凝聚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推进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作为新时代的检察人,我们更应坚持思想引领,坚定政治方向,要始终坚持党对检察工作的绝对领导,把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不折不扣地落实到检察工作的全过程各环节,不折不扣落实到自身岗位职责中,确保检察工作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发展。要坚持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指引,深刻把握好习近平法治思想所彰显的重大意义、提出的总体要求、指明的政治方向、明确的战略定位、确立的工作布局、提出的重点任务等重要内容,准确把握核心要义,更加注重系统观念、法治思维、强基导向,更好地发挥好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
二、科学谋划、围绕大局、聚焦重点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完善公益诉讼制度”,表明了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公益诉讼检察的高度重视,更是对公益诉讼检察人提出了更高期许和要求。司法围绕中心、办案服务大局,公益诉讼检察制度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在法治领域的重要体现,决定了我们必须准确把握检察职能的新领域,找准服务大局的切入点和落脚点,立足自身检察职能积极参与社会治理,科学谋划好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在具体办案中聚焦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等重点领域突出问题,深入研究检察机关和行政机关、社会组织等的关系,促进各方良性互动。通过加大公益诉讼监督力度、拓展履职空间、提高办案质效,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和依法行政最大限度地凝聚合力,更好地推进社会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更好地守护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
三、司法为民、明确职责、细化落实
要落实上级检察机关要求,落实现代化的办案理念,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进一步加强民事行政检察监督。一方面,民事检察要从检察听证、调查核实、检察和解、类案监督四个方面不断促进精准监督,尤其是在办理民事诉讼监督案件过程中要践行枫桥经验,在不影响审判监督的前提下,依法尊重当事人的意愿,积极引导当事人在法律框架内达成并履行和解协议,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另一方面,作为基层检察院,要将行政非诉执行监督、行政违法行为监督作为做实行政检察的重要抓手。要利用互联网开放数据、联合外部单位共享数据,透过一类监督案件溯源发现深层次的社会治理问题,以促进司法行政机关各方从源头到终端实现共治,最终解决社会治理的难点、痛点问题。
成就彪炳史册,蓝图催人奋进。我们将从检察办案、检察监督的工作思维、领域、方式、方法出发,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全方位奋力提升检察履职现代化水平,推动检察工作走深走实,在推动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新作为,更好地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司法保障!